输送带是输送系统的关键设备,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生产作业。输送带跑偏是带式输送机最常见的故障,及时准确的处理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。跑偏现象和原因很多,要根据跑偏现象和原因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,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。本据多年的现场实践,从用户的角度,运用力学原理对此类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说明。
一、头部驱动滚筒或尾部改向滚筒的轴线不垂直于输送机的中心线,导致输送带在头部滚筒或尾部改向滚筒处跑偏。滚筒偏斜时,输送带在滚筒两侧的松紧度不一致,沿宽度方向的牵引力Fq也不一致,呈递增或递减趋势,使输送带向递减方向增加移动力Fy,导致输送带向松侧跑偏,即所谓的跑松不跑紧。调整方法如下:如果输送带向滚筒右侧跑偏,右侧轴承座应向前移动,输送带向滚筒左侧跑偏,左侧轴承座应向前移动,相应地,左侧轴承座也可向后移动或向后移动。尾滚筒的调整方法与头滚筒正好相反。经过反复调整,直到输送带调整到理想位置。最好在调整驱动或改向滚筒之前准确安装位置。
二、滚筒外表面加工误差、粘合剂或磨损不均匀导致直径不同,输送带会偏向直径较大的一侧。也就是说,跑大不跑小。其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:输送带的牵引力Fq产生移动分力Fy,在分力Fy的作用下,输送带产生偏移。在这种情况下,解决办法是清理滚筒表面的粘合剂,更换加工误差和磨损不均匀的粘合剂,重新加工。
三、转载点落料位置导致输送带跑偏,转载点落料位置对输送带跑偏影响很大,尤其是上一台输送机与本台输送机垂直投影时。一般应考虑转载点上下两个带式输送机的相对高度。相对高度越低,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,对下层皮带的侧向冲击Fc越大,物料也很难居中。使输送带横截面上的物料偏移,冲击力Fc的水平分力Fy最终导致皮带偏移。若物料偏向右侧,则皮带向左跑偏,反之亦然。
在这种情况下,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增加两个输送机的相对高度。应认真考虑受空间限制的带式输送机上下漏斗、导料槽等部件的形式和尺寸。一般导槽的宽度应为皮带宽度的五分之三左右。为了减少或避免皮带跑偏,可以增加挡板阻挡物料,改变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。
承载托辊组的安装位置与输送机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较大,导致输送带在承载段向一个跑偏。输送带向前运行时,给托辊一个向前的牵引力Fq,分解为使托辊转动的分力Fz和横向分力Fc。这种横向分力使托辊轴向移动。由于托辊支架的固定托辊不能轴向移动,必然会对输送带产生反作用力Fy,使输送带向另一侧移动,导致偏差。
了解承载辊组安装偏差时的受力情况,不难理解输送带偏差的原因,调整方法也很明确。
第一种方法是在制造过程中,将滚筒组两侧的安装孔加工成长孔进行调整。具体方法是皮带偏向哪一侧,托辊组的哪一侧向皮带前移,或者另一侧向后移动。如图2所示,如果皮带向上跑偏,托辊组的下位应向左移动,托辊组的上位应向右移动。
二是安装调心托辊组,调心托辊组有多种类型,如中间转轴式、四连杆式、立辊式等,其原理是采用阻挡或托辊在水平面内转动阻挡或产生横向推力,使皮带自动向心达到调节皮带跑偏的目的,其受力情况与承载托辊组相同。一般来说,在带式输送机总长度较短或带式输送机双向运行时,采用这种方法是合理的,因为短带式输送机更容易偏离和调整。而且长带式输送机最好不要采用这种方法,因为调心托辊组的使用会对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。